通知公告

工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植绿报国”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

2025-06-13

各基层团支部、各位同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语重要精神,弘扬“植绿报国”北林精神,厚植“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家国情怀,打造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奉献青春力量,结合北京林业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通知相关要求,学院现将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时间

2025年7月-9月

二、参与对象

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在读学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队、鼓励本研学生联合组队开展实践。

三、实践原则

1、坚持学生主体。围绕学生发展设计实践主题和内容,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特长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同,增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2、坚持成果导向。做好实践项目整体设计,加强实践过程管理,注重实践总结提升,力争学生在实践中做到有所获、有所感、有所悟,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3、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挖掘培育优质实践项目,着力强化实践地点和实践项目连续性,对可持续项目做好跟踪反馈,提升实践成果产出,建立起再实践、再深化的长效机制。

4、坚持协同联动。汇聚校内外基地资源、平台资源、教师资源、校友资源,构建结对共建模式,推动多方融合,引导实践与专业学习、科研课题项目相结合,达到双向赋能。

四、实践内容

2025年“植绿报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重点围绕以下六大专项开展,具体内容详见《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内容》(附件1)。

(一)“绿色长征”青年科考实践专项

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山地资源调研、水土资源保护、林地生态科考、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河湖生态环境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沙治漠实践等生态环保活动。

重点项目:围绕“三北”防护林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等重要国家生态工程和社会公益行动,在塞罕坝、毛乌素沙地等重要生态修复地,长江、黄河等重点生态区,开展绿色发展科考调研、生态环保科普宣讲、低碳环保实践等活动。

二)“青声传绿”生态文明宣讲专项

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讲,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重点项目:纪念“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通过“调研、学习、宣讲、共议”的形式开展面对面、互动式、沉浸式宣讲活动,分享传播“两山”理念、绿色发展故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智慧与方案。

(三)“青春向党”红色教育专项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宣讲及青年化阐述。

重点项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聚焦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全民国防教育、国防科技前沿等主题,走进基层宣传国防知识,对话军人老兵增强国防观念、提升国防素养,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四)“青筑乡野”乡村振兴专项

积极发挥知识、技术和创新创业优势,开展美丽乡村共建共治、科技乡村智慧赋能、文明乡村规划提升、法治乡村宣讲咨询等活动,做好和美乡村建设,讲好兴安盟、科右前旗等地基层一线乡村振兴故事。

重点项目: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宣讲。走入乡村学校及家庭,通过制作画册海报、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等方式,就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展开宣传讲解,实施乡村发展深度调研,构建教育-产业多维度数据库。

(五)“青智未来”科技创新专项

以“挑战杯”“互联网+”“勉励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牵引,通过校地共建、校企合作加强政策学习研讨、企业走访调研、成果测试优化,贡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点项目:绿色科技服务。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特色及专业优势,聚焦地方在绿色发展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为当地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实现调查研究与科技服务的有机贯通。

(六)“青砺基层”民生调研专项

广泛调研社会民生问题,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开展精细化国情社情民情调研。

重点项目:一线基层校友寻访。与奋斗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基层一线的校友开展深入交流,了解宣传校友成长成才的励志故事与干事创业的奋斗历程,学习校友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感悟北林精神。

五、实践形式及要求

(一)实践形式

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选择其一,鼓励开展团队实践。

1、个人实践:各级团组织组织开展的“返家乡”“扬帆计划”“青年实干家计划”等实践活动,均需先在学院申请立项(部分项目需在对应平台公众号同步进行立项,具体以各级团组织通知为准)。

2、团队实践:团队实践人数为6—12人,超过12人的应拆分成两支团队开展实践且实践成果不得雷同实践时长原则上不少于5天

(二)实践要求

1、2022、2023、2024级本科生在读期间需至少完成3次社会实践,其中至少需包括1次团体社会实践和1次“返家乡”社会实践(2024级本科生原则上需全员参与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工学院在读学生原则上每次暑期/寒假社会实践,每名同学只认证1次,在精力充足、且双项目结项材料均通过学院审核情况下,至多可认证2次。

2、为动员鼓励本研学生联合组队实践,学院每个研究生党支部至少申报1项本研联合社会实践项目

3、原则上2024年获批及2025年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团队须参与2025年暑期团体社会实践

4、鼓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队实践,一支团队可同时认定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团队实践。团队中本科生人数不低于3人即可认证为本科生团队实践、研究生人数比例不低于60%即可认证为研究生团队实践,不受团队负责人身份限制。

5、团体实践至少需要一名指导教师,鼓励设置团干部/辅导员、专业教师双指导教师,校级社会实践须配齐双导师。

6、实践成员必须购买保险、签订安全承诺书(家长知情书),相关单据材料由学院留存至实践结束。

7、团队需制定明确的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将作为团队是否立项的主要依据。本次实践具体活动要求见《成果提交手册》(附件4),手册内规定项目未能提交的,不能参加各类评奖评优活动,校级支持团队未能提交的,不予认证校级结项。

六、组织方式

)团队/个人立项申报

参加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队长及个人填写《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2025年社会实践立项申报表》(附件2)和《基本情况统计表》(附件3),并将立项申报表命名为“团体/个人+专项()+团队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6月21日(下周六)晚20:00前发送至邮箱 toughtale@bjfu.edu.cn。禁止旅游类和组织观影类社会实践项目立项。

初步审核及立项答辩

6月18日,学院团委组织院内“揭榜挂帅”专项社会实践预立项团队答辩,通过“揭榜挂帅”预立项答辩的团队仅需在后续院级社会实践立项正式答辩时提交报名材料(即免去社会实践立项答辩过程)。

6月22日,学院团委对申请“植绿报国”暑期社会实践立项项目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主题、内容具有实践价值及具有可行性的团队进入立项答辩环节。

6月23日,学院召开“植绿报国”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答辩会,通过答辩的团队学院将予以立项,答辩优秀团队将推荐参加校级立项,答辩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校级立项评审及团队培训

校级支持团队立项答辩拟定于6月中旬以后进行。7月初,校团委将组织进行社会实践相关培训。

(四)开展实践及总结表彰

7-9月,各团队根据计划开展实践。实践结束后,各团队按要求填写《成果提交手册》(附件4),并整理上交社会实践成果。

9月底,将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经验分享及评优表彰工作。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对以上存在任何疑问,请联系:

张述轶 010-62336521

李腾飞 010-62338140

联系邮箱:toughtale@bjfu.edu.cn

共青团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委员会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