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工学院《工程训练与劳动教育》课程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培育英才

2025-04-10

    近日,学院《工程训练与劳动教育》课程顺利结束,课程横跨两个学期,涉及全校3个学院6个专业近500名学生。学院坚持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和“双创”教育的政策引领,自2023年以来,创新性增设综合实训周,通过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实现跨学科设计和项目驱动教学,推动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双向赋能。

实训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面向不同专业,形成“一专业一方案”特色项目,提升学生的成本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熟练运用CAD/CAM技术,实现设计美感和工业实现的完整实践,激发创新思维,感悟工匠精神。课程设置三大主题,百花齐放,成果丰硕。

主题一:智能蓝牙音箱,结构与电控的创艺融合

    依托智能蓝牙音箱项目,融合了结构创新设计、电路板制作与调试、激光切割、3D打印等技术环节,让学生体验产品从图纸到成品的完整流程,提升跨学科协作与创新设计能力。创意外观设计,探索功能性与艺术性兼具的音箱设计,打破思维定式,赋予产品艺术感;PCB焊接制作,电路调试,提升故障排查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工程创新筑牢根基。

主题:文创木雕灯,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的匠心交织

以“北林文创”为主题,结合艺术设计、先进制造、材料科学等学科,面向设计类专业优势,自主完成“北林文创”木雕灯制作,通过将北林特色元素融于产品制作中,激发设计热情,全程体验运用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创意构思落地,在实践操作中持续打磨和提升专业技能。

主题三:机器人智能搬运,工程实践与团队协作的试炼场

机器人智能搬运项目充满挑战,与工创大赛“智能+”结合,以赛促学。从底盘搭建、机械臂设计、软件编程最后到组装调试,完成设计搭建具有特定目的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实现,通过团队协作,提升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职业素养。

本次课程是工程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深度融合,以产品实现为主线展开实训,从设计理念到加工成品环环相扣,注重将工程制造、经济成本和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知识与技能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学生从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未来,学院实验实习中心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引入前沿技术与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的工科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莫凯迪、彭子健;审稿:黄晨、文剑